肺炎支原體(M.Pneumonia)是人類支原體肺炎的病原體。支原體肺炎的病理改變以間質性肺炎為主,有時并發支氣管肺炎,稱為原發性非典型性肺炎。主要經飛沫傳染,潛伏期2~3周,發病率以青少年最高。臨床癥狀較輕,甚至根本無癥狀,若有也只是頭痛、咽痛、發熱、咳嗽等一般的呼吸道癥狀,但也有個別死亡報道。一年四季均可發生,但多在秋冬時節。
癥狀:
支原體肺炎突出表現為陣發性刺激性咳嗽。肺炎支原體感染人體后,經過2~3周的潛伏期,繼而出現臨床表現,約1/3的病例也可無癥狀。它起病緩慢,發病初期有咽痛、頭痛、發熱、乏力、肌肉酸痛、食欲減退、惡心、嘔吐等癥狀。發熱一般為中等熱度,2~3天后出現明顯的呼吸道癥狀,突出表現為陣發性刺激性咳嗽,以夜間為重,咳少量黏痰或黏液膿性痰,有時痰中帶血,也可有呼吸困難、胸痛。發熱可持續2~3周,體溫正常后仍可遺有咳嗽。
支原體肺炎患者雖然自感癥狀較重,但胸部體檢一般無明顯異常體征。鼻部輕度鼻塞、流涕,咽中度充血。耳鼓膜常有充血,約15%有鼓膜炎。頸淋巴結可腫大。約10%~15%病例發生少量胸腔積液。除呼吸系統的表現外,支原體肺炎可伴發多系統、多器官損害。皮膚損害可表現為斑丘疹、結節性紅斑、水皰疹等。胃腸道系統可見嘔吐、腹瀉和肝功損害。血液系統損害較常見溶血性貧血。中樞神經系統損害可見多發性神經根炎、腦膜腦炎及小腦損傷等。心血管系統病變偶有心肌炎及心包炎。
支原體肺炎患者胸部X線檢查變化很大,病變可很輕微,也可很廣泛。體征輕微而胸片陰影顯著,是本病特征之一。血常規檢查白細胞高低不一,大多正常,有時偏高。支原體肺炎的臨床表現和胸部X線檢查并不具特征性,單憑臨床表現和胸部X線檢查無法做出診斷。若要明確診斷,需要進行病原體的檢測。目前,國內支原體肺炎的診斷主要依靠血清學檢測。
分離培養方法:
1、支原體固體培養基接種法
轉動拭子將標本液體盡量擠出,用無菌滴管吸1-2滴接種在平皿上蓋好,用L棒涂抹或傾斜轉動平皿使標本均勻分布,置37°C孵育。
2、支原體半固體培養基接種法
混種法:在制備半固體培養基時,培養基加熱溶化,溫度降至50°C時,添加動物血清、酵母浸液及青霉素后混勻,待冷卻至37-40°C時,用無菌滴管吸取標本0.5-1ml加入培養基中,充分混勻,凝固后置37°C孵育。
3、穿刺接種法:方法同細菌接種法。
結果觀察
絕大多數支原體為兼性厭氧,少數在含10% CO2和相對濕度80-90%的大氣環境中生長良好。支原體生長緩慢,多數于3-4d長出菌落,少數于1-2w方長出典型菌落,在平皿固體培養基上生長的菌落呈"油煎蛋"狀,邊緣不整齊。
常用培養基及配方:
一、心湯復合培養基配方
牛心湯1000ml
蛋白胨10g
氯化鈉5ml
酵母提取液10ml
無菌馬血清200ml
1.25%醋酸鉈溶液20ml
青霉素200IU/ml。
二、糖酵解培養基(肺炎支原體培養基)
1、配方一:
基礎培養基 70ml
馬(或牛血清) 20ml
25%酵母浸液 10ml
0.4%酚紅 0.5ml
1%醋酸鉈 2.5ml
青霉素10000IU/ml 5.0ml
調pH 7.8
2、配方二:
PPLO 21g(商品化買)
酵母粉 6g(OXIDE)
馬血清 200ml(可用小牛血清代替)
L-半胱氨酸 0.3g
葡萄糖 10g
1%酚紅 4ml
AMP 若干(0.1-0.2g,醋酸鉈有毒性,可不加)
調pH 7.5-7.6